上海自然博物馆(上海科技馆分馆) 视觉中国 图
4月18日,上海自然博物馆(上海科技馆分馆)新馆迎来正式对外开放十周年。当天,“百年传承 共话未来”自然类博物馆未来发展趋势研讨会在上海举行,来自国内外博物馆界、科技界、教育界的140余名专家学者齐聚一堂,共同探讨自然博物馆在新时代的使命与创新发展路径。
研讨会现场 主办方供图
上海自然博物馆最早可以追溯到1868年创立的徐家汇博物院,以及1874年由英国人办的亚洲文会上海博物院。上海自然博物馆由这二者在1956年合并成立,后于2001年并入上海科技馆。2015年4月18日,上海自然博物馆新馆正式对外开放,如今是全国最大的自然博物馆之一。
澎湃新闻从研讨会上获悉,十年间,上海自然博物馆累计接待观众超过1942万人次,收藏自然史藏品超过31万件,14个教育品牌推出5000余项线上和线下高品质科普资源,全媒体受众突破3000万人次,与全市319所中小学开展馆校合作。
研讨会期间,上海科技馆馆长倪闽景透露,当前正在筹备中国恐龙大展和中国古人类大展。其中,中国恐龙大展将在5月18日正式面向公众开放,中国最大的恐龙在馆内B2中庭搭建,预计五一前能够亮相。
除了展陈之外,在开放十周年的节点上,倪闽景表示上海自然博物馆也将针对藏品启动三项计划:一是实施博物馆藏品倍增计划,希望能够在五年之内让博物馆藏品翻倍;二是实施博物馆藏品数字化计划,当前已有约十万件藏品实现数字化,这一数字还要继续扩大;三是研究推进生物藏品的全息化标准。
文创方面,自然博物馆也将进行进一步的开拓。“文创不仅仅是冰箱贴、帆布袋。”倪闽景表示,自然博物馆将联合央视推出《马到成功》巨幕电影,推出系列自然科学绘本和桌游,推出夜间定制服务、AI导游等新文创产品。在他的设想里,未来或许可以夜宿博物馆、在博物馆里过生日……
研讨会上,市科技工作党委副书记王宇在致辞中指出,自然博物馆是沉淀悠久历史的“城市记忆宝库”、推动科技创新的“城市孵化器”、没有围墙的“城市大学校”以及促进科技文化交流的“城市会客厅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