食物不耐受这个问题,真的是让人头疼。尤其是当你还是个孩子的时候,遇到不耐受的食物,家长们往往会选择永远避而不吃,结果孩子越来越瘦,甚至营养不良。其实,对待不耐受食物,我们还是有办法的。
什么是食物不耐受?
首先,食物不耐受和食物过敏是不一样的。过敏反应通常是IgE介导的,症状来得快去得也快,像外伤一样明显。而不耐受则是IgG介导的,症状来得慢,但持续时间长,像内伤一样隐蔽。
具体来说,特异性IgG抗体和食物颗粒形成免疫复合物后,会引起肠道和全身多组织的炎性反应。这个过程可能涉及免疫反应、酶缺乏、药理作用等多个方面,但不包括致病微生物、化学毒物、刺激性食物的毒性反应及对食物的主观厌恶。
哪些食物常见的不耐受?
常见的不耐受食物包括牛奶、鸡蛋、小麦、玉米、坚果、大豆和贝类等。目前可以检测198种食物的耐受性。最常见的症状包括肠易激惹、头痛、偏头痛、疲劳、行为异常和荨麻疹,部分患者还可能诱发哮喘发作。
如何处理不耐受食物?
轻度不耐受食物:轮替处理
如果是轻度不耐受的食物,可以采取轮替的方式。比如,牛奶、大米、豌豆、黄豆、酵母这些食物不耐受,可以按照以下方式轮替:第一天吃牛奶,第二天吃大米,第三天吃豌豆,第四天吃黄豆,第五天吃酵母。这样减量低频少食,同时添加抗过敏益生菌,让身体慢慢耐受。
中重度不耐受食物:忌口处理
对于中度和重度不耐受的食物,最好是从食谱中剔除。半年后,如果症状消失或改善,可以尝试逐渐将其引入正常饮食。不过,一定要仔细观察,有些食物可能不会再引起之前的症状,可以转入轮替组。
营养吸收和膳食平衡
忌口过程中寻找替代物
在忌口的过程中,要寻找替代物,比如低蛋白面粉、肉类和鱼类、水果蔬菜、谷物等。
控制高糖高盐食物
高糖高盐以及过多添加剂的零食对肠道菌群有破坏,尽量避免。
增加抗过敏益生菌
同步增加抗过敏的益生菌,维持肠道菌群平衡,稳定免疫系统,缓解过敏情况。
补充维生素C和B
按需添加维生素C和维生素B,有助于抗炎。
小结
对待不耐受食物,忌口是必要的,但也要讲究方法。不要一看到不耐受的食物就永远避而不吃,这样反而对身体不好。积极找到方法,持之以恒,才能事半功倍!💪