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兵支书”李子孝新战场上当“尖兵” - (04/20公众号发布)
发表时间:2025-04-20 04:18:11来源:人民日报

原标题:“兵支书”李子孝新战场上当“尖兵”
戴磊 农民日报·中国农网记者 杨丹丹
正值四月好春景,记者走进安徽省合肥市长丰县造甲乡宋岗社区的林下菌菇基地,只见村民们正忙着打孔、接种、码棒、育菌……一棒棒菌材整齐排开,空气中弥漫着菌菇的清香。
“今年采摘的第一批木耳已经晾晒得差不多了,马上就可以打包销售了!”菌菇基地的负责人——宋岗社区党总支书记李子孝介绍说。作为一名退役军人,李子孝在乡村全面振兴的新战场上争当“尖兵”,带领村民林下掘金,走出了一条生态富民的新路子。
李子孝在菌菇基地查看菌棒。戴磊 摄
为民情怀矢志不渝
2010年,李子孝怀揣着保家卫国的理想应征入伍。服役期间,先后获得个人三等功和优秀士兵等荣誉。2015年,李子孝光荣退伍。
转换“战场”,初心不变。2017年,李子孝积极响应“脱下戎装,奉献地方”号召,开始担任社区干部,他从助理报账员干起,凭借着脑子活络、干事踏实、能吃苦、点子多的特点,逐渐得到了村民的信任和支持。2021年,李子孝被推选为宋岗社区党总支书记。
近年来,在李子孝的带领下,宋岗社区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,积极探索党组织领办合作社,通过引进农业企业、发展生产、就业务工、土地流转、收益分红等方式,促进产业增效益、农民增收益、集体增实力,实现了村强民富人安乐。如今的宋岗社区,人居环境美丽宜居,村民流转土地收租金,年轻劳动力就近进厂务工,日子过得让人羡慕。
土地流转出去以后,村里上了年纪的老人闲了下来。有什么好办法可以让老年人打发时间,在活动筋骨、充实生活、发挥余热之外,还能挣一些零花钱?这成了摆在社区“两委”干部眼前的一道新难题。
小空间做生态大文章
对于李子孝来说,骨子里总有一股军人不服输的精神,“困难就是用来战胜的”。经过征求意见、外出考察和几番琢磨,李子孝把目光投向了社区里的100多亩香樟林,决定在林下种植菌菇。
说起林下经济,李子孝头头是道:“开发森林食品被写入2024年中央一号文件,2025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又对林下经济进行了部署,政策支持力度高;造甲乡有生态之乡的美誉,有着良好的生态资源;通过党组织领办合作社,吸收村民入股和就业,群众的积极性也非常高。天时、地利、人和俱全,我们肯定能干成。”
借林发力,绿地“生金”。2024年,宋岗社区与一家菌菇企业合作,由企业提供菌棒和种植技术,在香樟林下种植了22亩黑木耳。当年就采收鲜木耳18万斤,晾晒成干木耳1.8万斤。由于木耳品质优良,批发价达到每斤30多元,总收入54万多元。村民们赞叹:“过去林地闲置,现在成了聚宝盆!”
为了进一步提高林地综合效益,宋岗社区今年又在林中空地架设了钢结构大棚,把菌棒像灯笼串一样挂在了大棚里,不仅节省了宝贵的土地资源,还大大提高了产量和效益。“今年种植面积扩大到了30亩,种植菌棒增加到了21万棒。”李子孝说。
小菌菇成富民大产业
除了增加收入,菌菇产业还带来了大量就业机会。在菌菇大棚内,今年71岁的村民刘贤武正与村民们搬运香菇菌棒。“这个活轻松又离家近,干一天80块钱,一年能赚1万多块钱,足够我生活花销了。”刘贤武高兴地说。
“菌菇种植都是轻体力活,我们雇佣的也都是村里的老年人,2024年采收高峰期时雇佣了将近100人。党组织领办的合作社,目前已有45户村民参股入社分红。”李子孝介绍。
李子孝并不满足于此,今年,菌菇基地尝试引进了“耳”中新贵——玉木耳。目前,玉木耳菌棒已全部培育挂架,要不了多久就可以长出洁白如玉的玉木耳来。据了解,玉木耳的营养价值和价格要比黑木耳高出不少。
展望未来,李子孝还有更大的抱负。“我们正计划引进有实力的农业企业一起种植菌菇。”李子孝说,长丰县是国家数字乡村试点县,县里搭建有智慧农业谷、中国菌物谷等农业科创平台,有科技创新、资金支持,加上优质的生态资源,相信通过多方合力一定可以实现多方共赢,助力乡村全面振兴。
春天的脚步催人奋进,乡村的“菇”事还在续写。李子孝说,依托造甲乡丰富的红色文旅资源,合作社还计划开发乡村菌菇采摘游等,通过持续深耕食用菌产业,不断壮大规模、延伸链条、突出特色、提升产业附加值,全力推进乡村振兴。
来源:农民日报
【责任编辑:2025精准正版资料大全,解释与落实与警惕虚假宣传 - 释义,成果反馈提升_读书版uhp.13.63.15】